微信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西塞山区法院创新方式破解执行难

时间: 2015-09-22 11:17 来源: 黄石日报(2015-7-16)

     西塞山区人民法院以清理执行积案为抓手,创新执行方式,加大执行力度,破解执行难题。        

     该院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信用惩戒,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将不履行法定义务的失信被执行人的名单信息整合至被执行人的信用档案中。2015年至今,该院共将300余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上传至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公布与查询平台。纳入名单库的被执行人,将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受到信用惩戒。今年6月份,该院将5名失信被执行人的失信行为在黄石日报直接公开曝光,以此警示和敦促失信被执行人尽快履行义务,旨在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重拳打击规避执行的“老赖”,该院以开展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为契机,充分利用失信惩戒机制,被执行人有隐藏、转移、变卖财产等规避执行行为的,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构成犯罪的,坚决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014年11月以来,针对规避法院执行行为的被执行人,该院依法拘留11人次,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3人次,其中1人已被依法判处刑罚。   

    2015年4月,西塞山区人民法院根据最高院和省高院的工作要求,建设开通了两级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经过反复调试,该网络系统运行基本达到了安全、稳定、可控的要求。该院抽调多名干警,通过调取案卷、联系公安、走访社区等多种方式将2007年以来立案的申请执行人及被执行人详细信息进行甄别、采集后录入到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试运行以来,提供了案件被执行人的大量财产线索,大大提高了执行工作效率。    

     整合资源破解执行僵局。在执行工作过程中,该院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建立执行联络员机制,广泛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不遗余力地为当事人解决执行难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黄石天泊豪爵足道有限公司倒闭后拖欠大量民工工资,民工在2015年春年期间四处奔波求助,要求解决20余万元的工资问题。该院立案执行后,审查发现豪爵足道银行账上无财产可供执行,该院加大调解力度,多次斡旋调处,想尽办法促成豪爵足道和案外人达成资产整体出让协议,最终将拖欠的工资现场发放给民工,切实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