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多方联动,“终本清仓”解十年积案
近日,一起长达近十年的邻里纠纷终本执行案件,在西塞山区法院、检察院、街道社区的多方联动和温情执行下圆满解决。这起终本案件成功执结,既凝聚了西塞山区镇街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多部门协同的法治合力,也体现了执法者在化解矛盾中兼顾法理与人情的智慧。 林某与胡某是西塞山区环湖路某单元上下楼邻居。2014年,胡某认为家中厨房烟道排烟不畅,故擅自封闭专用烟道,改为通过窗户直排油烟,导致油烟长期飘入楼上林某家中,而林某认为影响其正常生活,将胡某起诉至法院。2016年4月经法院审理,判决胡某恢复油烟专用烟道排放。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始终未履行判决义务。执行法官调查发现,双方当事人平时生活中存在深度积怨,且被执行人胡某身患肺癌,其妻子70余岁且罹患心脏病,对案件执行抵触情绪大,若强制拆除排风扇必然进一步激化矛盾甚至出现极端事件,案件执行陷入僵局,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结案。 该案纳入“终本清仓”执行攻坚专项行动,为妥善化解该案,该院主动与所属街道镇街综治中心对接,联合区检察院、属地街道成立执行化解工作专班。由于胡某已去世,工作专班多次上门耐心细致做胡某妻子的思想工作。法官和检察官从法律层面释明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后果,街道综治中心同志则从邻里情为切入点疏导情绪,并就技术方案和费用问题,提出“柔性改造”思路;最终,法检协商为胡某妻子申请困难帮扶资金用于烟道改造,并联系专业人员协助施工。胡某妻子配合完成了烟道改造,申请执行人林某也对此表示谅解。 “执行不是冰冷的强制,而是要找到法理与情理的平衡点。”执行法官表示,面对弱势群体时,法院既要维护法律权威,也要最大限度减少对当事人生活的影响。该案法院通过“释法+帮扶+共情”三步工作法,将矛盾化解融入基层治理网格,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终本”不等于“终点”。此案的成功执结是“法院+检察+街道”多元解纷机制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西塞山区法院将充分借助镇街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机制,集各方之智、聚各方之力,推进“终本清仓”执行专项攻坚行动走深走实,用实际行动为胜诉当事人兑现“真金白银”,全力助推平安西塞山区建设。
供稿:罗 翔
校对:阮 缘
审核:易 扬
编辑:费晓蒙